走進庫爾勒上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疆庫爾勒中泰石化有限責任公司控制中心,技術人員正熟練地操作著數控設備和電腦……這里被稱作PTA(精對苯二甲酸)主廠區裝置控制系統的“神經中樞”,生產中的重要控制指令都從這里發出。
“控制中心實現了流程的智能化、自動化,帶來效能提升,公司上半年生產PTA47.1萬噸。”新疆庫爾勒中泰石化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榮利民說。
巴州從原料端引領紡織價值提升,創新發展特色低碳化纖新材料產業,打造上下游關聯緊密、區域間協同聯動、綠色高效循環的化纖紡織全產業鏈一體化基地。巴州以紡織化纖材料和可降解纖維材料為主攻方向,重點打造滌綸產業鏈、氨綸產業鏈、尼龍產業鏈、粘膠纖維產業鏈四條化纖產業鏈。
“滌綸產業下游,可延長化紡、混紡、無紡及服裝、家居日用品產業鏈。以天然氣為原料的氨綸產業向下延伸可與棉紡混紡生產運動衣、泳衣等高端服裝面料及成衣等產品。”鮮智說,目前,巴州已形成全國最大的BDO(1,4-丁二醇)生產基地,產能達30萬噸,PTA產能達120萬噸,具備85萬噸合成氨、150萬噸尿素生產能力,45萬噸輕烴產能和60萬噸乙烯產能。
2021年,巴州發展化紡全產業鏈被列入國家《“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巴州緊抓政策優勢,全產業鏈同步發力,推動化纖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乙烯工業缺少乙烷資源,裝置工藝技術主要依賴從國外進口。2019年,塔里木60萬噸/年乙烷制乙烯項目在庫爾勒上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啟動建設,這是我國首套“自有技術+自有資源”項目;新疆中昆新材料有限公司2*60萬噸/年天然氣制乙二醇項目,可將天然氣由傳統的燃料轉變為生產原料,實現燃料變原料、原料變材料的革命性轉變,形成產業耦合發展態勢。
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走進新疆美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區,高塔林立、管線縱橫,路邊綠草如茵,鮮花盛開,一座現代化的花園工廠透著清新之美。
該公司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號召,全力推進碳減排工作。“公司開展各類技術改造120余項,總投資6.7億元,陸續建成疆內化工行業單體最大的氣膜結構煤場、完成熱電廠脫硫脫硝超低排放技術改造等,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新疆美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志民說,公司先后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綠色工廠”等殊榮。
據了解,新疆美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焦油綜合利用技改項目實施后,每年節約標煤1.34萬噸,減少危廢排放1.6萬噸,產生效益1625萬元;乙炔尾氣回收項目實施后,每年節約生產成本1258萬元;高級炔回收利用項目實施后每年增加效益890萬元,實現了“科技創新—技術驗證—投入生產”三大環節有序銜接。
現在,該公司正與巴州廣和氣體資源有限公司合作,新建一套15萬噸/年的液態CO2回收裝置,該項目是巴州落地的第一個碳減排項目。
在推進化紡全產業鏈一體化基地建設過程中,巴州將節能降耗工作作為推進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認真落實能耗“雙控”各項措施,打造綠色環保型基地。
目前,庫爾勒上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啟動綠色低碳低電價示范園區創建,在沙漠戈壁規劃240平方公里光伏產業園,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及增量配電網,實現綠色低碳低電價,加快促進石油石化項目聚集效應,高質量承接東中部地區產業組團式、鏈條式、集群式轉移。
東陽市萊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現擁有年產4000多萬平方米彈力無紡布生產線, SSS無紡布生產線, SMS無紡布生產線以及一系列的彈性深加工設備,專業生產銷售無紡布、紡粘無紡布、彈力無紡布、醫用無紡布,是您值得信賴的無紡布廠家。
- 今年以來我國紡織行業實現平穩增長
- 神奇的彈力無紡布:不織布的魅力與應用
- 阿拉爾產業用紡織品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召開
- 材料科技浪潮中,彈力無紡布的進階傳奇
- 蘇超火了江蘇南通家紡市場產品隨勢而上
- 醫用無紡布為何多選用彈力無紡布
- 1800 萬桶原油 斷供!美國油商焦慮
- 彈力無紡布口罩:防護與舒適的完美融合
- 2025年紡織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大會圓滿落幕